古琴结构层次以及初学选琴标准
扬州琴筝研究院 2012/5/28 15:29:42 点击:3304次
板材:做琴可选材料很多。古时的琴以梧桐为面、梓木为底较多,其次是上好杉木为面的也比较常见,比如赫赫有名的唐代雷琴就选用杉木。《琅嬽记》(14)载:“雷威斲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独往峨嵋酣饮,着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延悠扬者伐之,斲为琴,妙过于桐。”此处的“松”指“峨眉松”,也就是峨眉杉了。现在梧桐(白花桐)已十分稀少,难以寻觅;目前所说桐木基本以泡桐为主(亦有用川桐者)。泡桐因木质原因,音色寿命相对杉木来说较短,故常做为中低档古琴琴材选用,但其中也不乏精品之作。现代斫琴师的精品多以老杉木为琴材,也有少量汉木琴材(即沙木,详见下文“如何辨别古琴的音色、材质、漆胎及附件”中汉木的介绍,附带各种杉木及汉木图片)。购买古琴时须注意,琴材作为选琴因素之一需要酌情考虑,但不绝对作为首要或唯一因素,好的琴材不一定最终能成为好琴。
灰胎:明代前古琴灰胎以鹿角霜或八宝灰为主,音的松透度和传导性非常好。明末清初,民间斫琴为降低成本,开始使用瓦灰加鹿角霜做胎,这种做法得到新琴的音色已很松透,但日久漆灰容易脱落,维护不慎则寿命较短,不利传世。现在低档琴市场大量充斥瓦灰加鹿角霜或纯瓦灰甚至根本没有灰胎的古琴,这也是价格战竞争和部分琴友一味追求低价的结果,建议爱琴人如非经济条件所限,则尽可能不选此种价格极其低廉的古琴。如选择瓦灰加鹿角霜的琴练习用,其性价比可以接受,待条件允许后再更换纯鹿角霜高档琴也不迟;至于纯瓦灰或无灰胎的琴则万万不可购买。购琴时注意琴面须平整光滑、用指甲掐而不入,则表明此琴灰胎合格。
漆面:传统斫琴工艺中使用的是大漆(即生漆),漆膜坚硬富有光泽,具有良好耐腐性,耐热、耐水、耐油和耐多种有机溶剂的特性。今天我们有幸落指抚触上千年历史的老琴,上好大漆作用不可忽视。大漆也有优劣之分,价格不同。目前市场中还有大量合成大漆和纯化学漆古琴存在的,主要存在于中低端古琴中,毕竟这种古琴成本低,有较强价格竞争力,能满足部分消费群体和厂家需求。消费者在购琴时需理性,一味追求价格便宜往往会买到偷工减料的产品。
古琴作为直接用手弹奏的乐器,评判其优劣的标准也与音色、手感紧密相连。演奏时琴弦不抗指、不打板以及不产生沙音为一床合格古琴的三大必备基础条件,若各弦及各徽位可正常发声,已满足一台练习用琴所有要求;但挑选一床与琴人如良友相伴的优质古琴的标准则远比练习琴更加精益求精:虽然琴面弧度、岳山高度、低头大小、弦距高低等细节之差距会因斫制工艺的不同而迥异,并无统一标准,但仍需以演奏者手感舒适为准;而作为古琴乐器来说最重要的声音,孰优孰劣则以其散音、按音和泛音的音色音量基本统一,沉而不闷,不散不扁,韵声悠长为大体参照,结合操琴者对声音美感标准的建立和感知来选择,但又不能要求过高,因为自古以来良琴难求。在操琴者对手感、音色满意的前提下,再考虑琴的形制外观较为合理,毕竟外形易得易修,而良琴美声殊难求也。
特别提示:弹奏古琴时对按音、运指、力度、角度等技法要求精微,倘有初学者指法未明,一味蛮力拨弦,只怕张张名家古琴亦都难逃沙音拍面的结果,可谓弹奏方法不当,纵使良琴亦无善音。
(本文标题:古琴结构层次以及初学选琴标准 标签:初学选择什么样的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