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为什么会有断纹?
扬州琴筝研究院 2012/4/27 16:24:09 点击:3130次
断纹的产生是由于表漆与灰胎层层相叠,由于漆、灰与木质三者间的膨胀系数不同,经年累月受寒暑温差热胀冷缩以及音响震动的影响,琴上起了不同的断纹。主要分为:
牛毛断:多为牛毛般的细断纹,易见于面板上下两侧。
流水断:较牛毛更长,形成纹路不规则的流水状,易见于面板三至七徽间。
蛇腹断:规则近乎平行的纹路,按宽窄分维细蛇腹、小蛇腹、大蛇腹三种。
冰裂断:如冰裂横竖交织之细纹断。
龟背断:前者细纹放大如龟背称之。
梅花断:断起如梅花,宋人认为极古,非千余载不能有也。
据古人鉴定琴的年代是依据琴上的断纹来鉴定的。按宋赵希鹄《洞天清录本草刚目?;古琴办》中云:「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年不断,愈久则断愈多,然断有数等,有蛇腹断,其纹横戳琴面,相去或一寸或二寸,节节相似,如蛇腹下纹;有细纹断,如发千百条,亦停匀,都在琴之两傍,而近岳处则无之,有面底皆断者,又有梅花段,其纹如梅花头,此为极古,非千余戴不能有也。」自宋以降,琴器之鉴定莫不依此。
(本文标题:古琴为什么会有断纹? 标签:断纹古琴的产生,古琴继纹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