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收藏此页 | 设为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中器音王古琴、古筝直销网,今天是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祝您愉快! 购物指南   购物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琴筝知识 >> 古筝颤音的功能

古筝颤音的功能

扬州琴筝研究院   2011/9/4 16:23:25   点击:2887次
     “颤音”有美化音色、延长音波,对右手发出的音起润饰的功能。  
  “颤音”有体现乐曲地方风格和演奏者个性的功能。  
  “颤音”有赋予音乐表情色彩,起到古筝器乐声腔化的功能。  
  “颤音”的音响效果丰富多彩,把不同的“颤音”奏法,恰当地运用在乐曲或不同的乐段中,将会大大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例如在描写自然景色的乐段中,用了合适的“轻颤音”后,乐曲更加舒畅而优美。  
  《洞庭新歌》(如歌的慢板)谱略  
  例如在表现欢快的乐段中,用了合适的“持续颤音”后,乐曲更显兴奋、欢快。  
  《洞庭新歌》(热情的小快板)谱略  
  例如在表现悲愤情绪的乐段中,用了合适的“重颤音”后,既体现出乐曲的河南音乐风格,又使旋律更添凄惨和悲愤。  
  《幸福渠水到俺村》(悲愤地)  
   又如在乐句的结束音上,用了合适的颤音,会使乐句的结束更加稳定而完美。 
       古筝是一种长于韵味的乐器。“颤音”能使古筝乐曲旋律更加优美、细腻,富于韵律。对于更深入地揭示音乐的内涵,更细微地抒发演奏者内心的情感,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有人说“颤音”是古筝音乐的灵魂。弹筝最难表现的莫过于韵味,肉眼看得见的东西易学,看不见的难学。左手“颤音”的深浅、快慢、按放的控制等等,是靠演奏者对乐曲的全面理解;是靠演奏者手指在筝弦上的指感和功夫;是靠演奏者敏锐的听觉判断,三者缺一不可,有机而密切的配合下做出的。因此,“颤音”的使用是来自演奏者内心的感受随情而发,是由演奏者的修养来决定的。“颤音”的使用,可以是演奏者慎重采用的表情手法,也可以是演奏者技巧欠缺的标志。因此,教师如何去指导训练学生掌握好“颤音”技法,又如何去运用,如何去发展,是每个筝人都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标题:古筝颤音的功能 标签:古筝颤音对于乐曲弹奏的作用)